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397|回复: 9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模型大脚车不完全历史连载(第五篇:又爱又恨之HPI完结篇) ...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4

帖子

4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2
QQ
楼主
发表于 2016-5-7 17:5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crop 于 13-10-12 12:32 编辑

第四篇:精工细作之LOSI

谈起LOSI,大脚玩家知道的就是LST系列。国内玩家对它的了解并不如TRX,HPI这些品牌多,这和很多因素有关,在后面会提到。在国内较重的人云亦云的风气下,略带神秘面纱而难以获得的品牌或产品,往往会被一定程度地神话,例如LOSI,例如CEN(最后一篇会提到),例如汽油车MCD。不可否认,能被神话化,本身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甚至相当不错的。我有幸从第一代LST开始就接触到它(当时是国内前几台),对它的产品进化有一定的了解,对品牌本身的了解可能也比各位多一些。本篇即从LST着手,让大家对这个系列及对整个品牌有更多的了解。

LOSI在推出LST系列之前,产品以1:10电房、1:10两驱/四驱电越为主。在TRAXXAS、HPI、AE相继推出大脚车系列并大获成功后,LOSI似乎沉住气,潜心研发,终于在2004年才推出第一款大脚车LST---LOSI SUPER TRUCK(LOSI超级卡车),其产品一经发布,在玩家中掀起的波澜,丝毫不逊于TRAXXAS推出REVO时的影响。它那特立独行的设计,不会让你脑中浮现诸如“优美”“精致”一类的形容词,只有“霸气”,完全的霸气!

外观方面,典型的美式风格,40规格的大型轮胎,宽体车壳。车壳的形状和涂装略欠火候,不过这是LOSI的通病,纯美式风格大抵如此。


打开车壳,才是真正的亮眼之处。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4支粗到让人目瞪口呆的金属避震,还阳极处理成骚骚的蓝色!按一下,丝丝顺滑,绵软而不失韧劲,瞬间可以体会到更大容量带来的吸震优势!



这支避震有多大,见对比图。右侧三根分别1:8buggy避震,1:10buggy避震,迷你T避震。


底盘方面,则是完全特立独行,人称“三明治”的夹层式设计。即上中下三层金属板,中间夹塑胶大梁,即有强度又有韧性。相当于把一片式底盘往上下空间延伸,适当地进行立体布局,错落有致且十分均衡。


何谓均衡?
首先,前中后三个波箱都位于“三明治”的中间一层,高度几乎一样。在保证通过性的同时,又照顾到低重心。而且中传动轴完全成一直线----这意味着完全消除了狗骨头在狗骨杯里回转的纵向摩擦,损耗降至最低。同样参考SAVAGE的中传,因为狗骨和狗骨杯成一定角度,回转时狗骨的PIN会在接杯里纵向来回摩擦,最后会形成一个凹坑。

其次,引擎横置并置于接近底盘中线,油箱、设备盒也位于正中线,四个舵机(两转向一油门一倒档)的布局也是完全左右均衡,带来极好的平衡性。引擎横置的另一个好处是,行驶中由前方进入的气流与引擎有更多的接触面,散热更佳。


再来看传动系统。
首先,全车6根传动轴全部是CVD,高效顺滑,省去升级的成本。
其次,再次特立独行的地方:双速是与油房相同的样式,直接做成双速离合杯对接双速大齿--好处是封闭波箱里没有了复杂的双速机构,因而可以做到很紧凑,降低整车重心。缺憾是,侧面这个突起的大齿防尘罩让很多好看的车壳都无法安装。此外如要更换齿比,必须把双速离合齿和两片双速大齿一起换掉,增加了选择成本,而且只有一种op选择,齿比范围大受限制,不像其他车种可以任意更换离合铃或大齿。


再次,波箱用最简洁的方式整合了高低档和倒档。波箱外壳上有一个切换钮,通过旋转这个切换钮,可以实现高低档的切换。高速档用于普通行走,低速档用于攀爬。见下图。


引擎方面,使用的是Dynamite Mach 26级引擎。Dynamite与Losi同属Horizon旗下,自家产品自家消化。从外壳看,属于台湾SH代工,暴力是必须的,寿命方面就娱乐车来讲也算不错。采用电启动的启动方式,也相当方便。


从整车的设计而言,LOSI的设计功力相当了得,凭着大型避震、三明治结构、低重心和均衡性完全吸引了玩家的眼球,而细节之处,例如全车CVD、前后快拆波箱则属于很贴心的配置。在这款车上,你完全看不到一点模仿或借鉴的意思,完全是LOSI自家自创的风格,并且每一处都十分用心,没有一丝敷衍或“过得去就行”的态度。由此我对LOSI心生敬佩之情。

纸上谈兵结束,我也不得不谈一谈LST的不足甚至是失败之处:脆弱的悬挂系统!为了让开那超粗的避震,LST的摆臂,特别是上摆臂做得实在太细,而它的塑胶料,可能延续了之前电越上的风格,过多的混碳,因而偏脆。当时身边有两个朋友在LST一上市即以高价购得,其中一台在磨合中以不超过20的时速斜着撞上马路牙子,摆臂咔嚓了。另一台磨合完之后还没来得及撒欢,也是轻轻顶了一下马路牙子,C座咔嚓了。这两台车几天之后就出现在了论坛的二手交易区,两位车主都放言:以后我就抱着SAVAGE睡觉了。当时全国各地的小白鼠们吩吩遭遇咔嚓门,各种对应方法也层出不穷,甚至有了“把全车摆臂泡在WD-40里一天然后晾干,韧性明显改善”偏方……很多依旧热爱LST的玩家,坚持这只是个例或“操作不当”,但不管怎样,当时在国内大热的LST风潮,就这样陷入低谷。而我自己,只是帮朋友磨合了两台车,连上手体验的机会都没有过……

大约两年之后(LOSI的更新速度一向慢),LST2终于推出了。这次LST2对一代进行了大量加强,摆臂、C座、转向杯、大梁、CVD全部重新设计,基本都进行了加粗加强,可以说解决了一代不经操的问题。前后波箱从塑胶材质升级为蓝色铝合金,强度更高。其他底盘总体架构没有变化。




引擎从一代的26级升级为27级,话说这个馒头形的散热头真是美型!


轮胎结合器从14变为20。这一点有点过分,当时已经流行17mm或23mm结合器,LOSI搞出个20的,意味着换轮毂就要连结合器一起换……


避震器从原来用预压环改为更专业的绞牙避震,依旧是骚蓝,只是颜色更深,这种颜色也是现在LOSI所有金属避震的颜色。


车架得到了完全的加强,但我说的是,这么好一台车,你用这么丑的轮毂和车壳,要闹哪样?整一个肥牛蛙!可不可以再丑点,可不可以在车壳上花点工夫?算了,美式风格,美式风格……


N年后我有幸收了一台二手LST2,用了很多心思去打理并复活。在我拥有过的大脚里,LST的行走风格也是很独特的。
它很稳,得益于超宽的悬挂、大容量避震和低重心,还有40宽胎,要翻车是很困难的。在烂路上的高速行走也较稳定。
跳台则是种享受。还是得益于那超大容量的避震,落地噗哧一下,丝毫没有蹲底反弹的感觉,十分舒服。
波箱齿比略有怪异--起步十分轻盈,让我感觉不到这是台很重的车--给油之后毫不犹豫就向前蹿出去,但中段的加速就开始乏力(显然一档齿比过低,重扭力轻速度);上二档之后,速度有一种惊人的提升,就好像重新起步一样。但和一档时类似,很快再次乏力,缺乏较好的线性感。极速也没有让我满意。因为齿比的关系,同样的引擎,类似的调教,LST反而更容易过热,因为转速更高。相比之下,REVO是全程无比轻盈,飘飘若仙;我那台装了三速的SAVAGE则是起步慢(轮胎空打滑,因为重心高)但速度起来之后十分线性且极速很快。
论操控感,我仍偏向我自己的那辆精心调教过的SAVAGE,略推,不甩,不翻,够快,但如果以出厂配置相比,LST的行走性能(稳定性、准确性、可上手性)要甩出SAVAGE几条街。
只是LST有出弯容易甩的问题,经过仔细对比,发现是前轮出弯时抬起,车头侧倾过多造成,如更换硬弹簧、加装防倾杆,应可以大大改善。
强度方面,经过各种爆操,胶件没坏过,各种零件的损耗也极低,可以说非常省心,而它简洁合理的底盘布局,打理起来也非常方便。因此是我现在的主力车之一。


LST2之后,大家熟悉的似乎就是XXL了。其实中间还有过一个简装版,和一个卡车版。
简装版名为AFTERSHOCK,车架是LST一代的车架,包括悬挂、传动等都是一代的粗细,避震简化为塑胶避震器,取消了倒档,引擎是外观没那么骚包的MACH26引擎,遥控器也没有液晶屏,属于最低配置版本。现在仍旧在售。


LOSI出了一个performance upgrade kit给AFTER SHOCK用,其实就是一些AFTERSHOCK升级到LST2的零件。


感谢ID自由大帝的补充:
在AFTERSHOCK之后还有一个换壳版本Raminator,与AFTERSHOCK相比,换了车壳和仿真款式的轮毂。
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